三星堆直播全国关注 媒体走进四川茂县探寻古蜀文明的营盘山印迹
三星堆是灿烂古蜀文明的代表,3月20日起,倍受关注的三星堆遗址新发现连续三天通过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新华社等媒体也进行了云直播。为探寻古蜀文明的源头,特别是营盘山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的关系,3月19日至3月20日,2021营盘山古蜀文明探秘暨“茂县李”羌寨花海采风活动举行,两天的行程中,20余位媒体记者、网络大V、抖音艺人和摄影家带着广大游人的诸多好奇来到距成都约160公里的茂县县城,实地探访营盘山在古蜀文明演进中的传奇历史,拍摄壮美如雪的羌寨花海景观。
羌寨花海 摄影 李天社
这个“馆”的里面 是古蜀文明的传承
3月19日,采风团一行参观了中国羌族博物馆。如果说中国古羌城景区是羌族文化的汇聚地,那么作为中国古羌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羌族博物馆,则是茂县历史文物和羌族文物的核心展示区。令采风团员惊喜的是,在这些林林总总的珍贵历史文物和民族文物中,竟然藏着古蜀文明一段十分重要的演进史。
中国羌族博物馆 摄影 李骏骅
中国羌族博物馆原名茂县羌族博物馆,旧馆成立于1984年,新馆于2012年建成开放,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10653平方米,展陈面积4229平方米。三十多年来,该馆在考古发掘、展览陈列、文物保护、学术研究等诸多领域取得诸多丰硕成果,收藏有万余件珍贵历史文物及民族文物,种类包括青铜器、玉石器、陶器、金银器等。其中,最为有名的是营盘山遗址的出土文物和背后的古蜀文明研究。
据了解,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处岷江东南岸三级台地,遗址平面呈梯形,东西宽120米至200米,南北长约1000米,总面积近15万平方米。遗址内包含新石器时代和石棺葬时代两个阶段的文化遗存,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存为距今5500年至5000年的中心聚落遗址,石棺葬时代遗存为西周战国秦汉时期的石棺墓地。
营盘山在古蜀文明演进中的区位图 供图 茂县文体旅局
2005年,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入围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的21个候选项目之列;2006年,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考古发掘,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出土文物有四川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质雕塑艺术品,有国内发现时代最早的人工使用朱砂的遗物,有长江上游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陶窑址等,出土的彩陶器数量为四川之最。
据专家介绍,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是岷江上游乃至川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重大突破,不仅将巴蜀文明的历史渊源推进至5000年前,也为进一步确定以茂县营盘山为代表的岷江上游地区就是古蜀文明的源头和西北文明进四川盆地的桥接地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和线索。
中国羌族博物馆内的青铜鸟 摄影 吴瑛
这扇“门”的背后 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20日清晨,采风团一行来到规模宏大又气势雄伟的中国古羌城。每天早上9时许,这里将举行每天一次的羌城开城仪式,自2013年景区开业以来,风雨无阻。其古老悠远的城歌、鲜艳巨大的羌红、声震云天的鸣号、神秘威武的武士、婀娜端庄的萨朗,令观者无不震憾。正因如此,从成都前往九寨沟的游人们都会挤出时间前来一探“城门洞开”的究竟。
中国古羌城总占地面积3000余亩,总投资近10亿元,集各类古羌建筑的雄伟和风格于一身,汇各种古羌文化的遗迹和元素于一体,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庞大的古羌城堡建筑群和文化最集中的古羌文明传承体。城区内有所有羌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展示,有羌族部族史的演进再现,有各类实物遗迹和非物质文化的活态,还有令人目不暇接的羌式手工艺作品。大到军事征战、小到婚丧嫁娶、美到音乐歌舞、细到一针一线,应有尽有。
茂县中国古羌城 摄影 李里
透过这扇高大厚重的古城门,一个古老民族的发展史令人心驰神往。羌族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民族族姓记入甲骨文的民族,被誉为中华民族演进史上的“活化石”。历史文化上所说的“炎黄子孙”,其中的“炎”就指炎帝,是羌民族的先祖。羌族信奉自然神,尤以白石崇拜为甚,他们喝的是咂酒,跳的是萨朗,擂的是羊皮鼓,挂的是羌红,主要的节会是羌历新年、瓦尔俄足和转山会,重大节会要跳羊皮鼓舞,举行开坛仪式主持人必须是释比。羌族人能歌善舞,他们“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除炎帝以外,我国最有名的治水先祖大禹也是羌族。全国的羌族人口约30万人,其中茂县是最大的羌族聚居区,羌族人口占全国的30%以上,承担着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
这个“村”的田园 是羌寨花海的桃源
20日上午,采风团一行来到位于中国古羌城旁边的坪头羌寨,与众多村民和游人一起跳锅庄、喝砸酒,感受代代相传的“筛糠”(几个人把一个人悬空上抛的动作)、推杆、背新娘等传统羌族习俗。一个个身着盛装的羌族萨朗姐妹们围在李花树下,唱着深情的山歌、跳着欢快的舞步,任由远方客人们尽情拍摄。
羌寨花海 摄影 李晓宁
坪头羌寨是为数不多的以村寨为主体的国家4A级景区,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该村建筑精致、羌风浓郁、风光秀美、生态和谐,其优越水资源和风资源受到都市人的向往和追捧,被誉为“水风羌寨”。
羌族姑娘 摄影 刘斌
坪头羌寨位于岷江上游、茂县县城西南岸的台地上,海拔1688米,这里的居民95%是羌族。坪头羌寨建筑充分体现了羌族“依山居止”的传统,灰墙白顶、黄泥片石、房顶的羊角、窗户的羊头等是鲜明的文化特征。村庄内,流水潺潺、小巷通幽,栈道连接着房前屋后。春夏之际,围绕一栋栋房屋的田野上,樱桃花、李子花、苹果花、梨花等争奇斗艳,“房子建在花中,花丛裹着房子,风儿吹来凉爽,溪水流躺柔情”,这正是坪头羌寨宛若桃源的真实写照。
李花姑娘 摄影 谢明华
走进羌味十足的羌寨院落,里面的景象别有洞天。利用5.12大地震灾后重建和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以及“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良好契机,茂县将坪头羌寨的部分住房改建成了具有中高端接待能力的羌式院落民宿,休闲区、观赏区、住宿区、会客区、餐饮区、康养区等功能性设施和服务不断完善。
“出门即是风光,开窗即见风景。”在坪头村三号民宿别墅,采风团成员亲自体验了乡村野趣的实景再现、乡愁风情的活态展示,下田种树采花、进门飞针绣垫、入厨炒制羌餐,陶渊明笔下的恬美之境,若影若现。
李花丛中的羌族姑娘 摄影 李国平
村民王雨珊如是说:“去年雨季过后,中国古羌城和我们村的游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好。今年的李花开得特别好,游客们十分喜欢。将来,县上还要进一步把我们村打造成八方游人共享自然生态和欢乐康养的好地方,这也是我们全村老百姓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