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文书联|《文心随笔》:心性与文笔相随,书写不拘一格率性生活

中国文促网 001编辑 2021-07-30 10:05:08
浏览

  生活是文化的源泉,文化是生活的指导。生活的内涵是由物质和精神相互融合、逐渐加厚、慢慢舒展的画卷。

  生活是有意义的,但其意义并不取决物质的多寡,而是由精神的高度、文化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决定。不管物质的生活还是精神的生活,只要诚实生活,真诚思考,一定能够发现快乐。记录这样的快乐,就是享受生活。

  本次介绍的图书,是由管怀伦老师所著,汇文书联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共同出版的《文心随笔》。

  之所以以“文心随笔”命名,取义就是作者的文心与生活的旋律一起跳跃舒展,心性与文笔相随,以事引文,以文率性,不拘一格。通俗地说,就是走到哪里看到哪里,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

  书中作品多为即时感遇,睹物有思,信手随记,即兴成文;有的则由虚拟世界相关信息所激发,灵感乍起,顺性实录,应时而作;不管缘何而成,行文主旨都是围绕生活、历史、与文化的主题展开。所遵循的写作路线就是将历史风貌、社会生活、人生体验、读书心得等等,通过散文、随笔和诗歌等多种文体自由表达,交叉表现,以形象思维提升理性水平,务使每一个平凡故事,每一篇简单文字,每一首即兴吟诵,具有立体内涵。

  《文心随笔》的内容以散文为主体,并辅以诗歌。共分“抒情散文”、“记叙散文”、“议论散文”、“文化散文”和“率性诗歌”五编。

  第一编“抒情散文”,以美为求,抒发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

  第二编“记叙散文”,以真实生活为题材,具体记录点点滴滴的生活故事及其感想;

  第三编“议论散文”,则是以事说理,以理说事,在议论中主张并阐发作者的义理和历史观;

  第四编“文化散文”,是综合性的散文体,但内容以文化题材为限,兼容思想、学术、文学、历史、教育、社会等不同方面;

  第五编“率性诗歌”,是意志在高度自由的状态下随心所欲的写作与抒发。大都是即兴所作,一气呵成。不过分拘泥于形式,尤其不拘泥于传统的律绝规则,尽显“率性”二字。

  抒情散文选篇

  一片银杏叶子

  下午,五福巷的路边公园真是幽静,幽静得只有孤零零的我,偶有车辆从路上驶过,但是感觉离得很远很远。捧着一本优美的学术散文静静地阅读,悠闲地等候三点一刻,那是孙儿盟盟放学的时刻。

  读完了作者对于司马迁的描写,放松一下,站起身,随意地走走,舒展舒展;偶尔抬头,看看天,但见几棵高大的广玉兰,遮天蔽日,仅有的几缕秋阳,柔和而又强烈地透过稀疏的枝叶间隙,照射在面包砖铺成的地上。

  地上有一个点,发出格外强烈的光亮,吸引着我的目光,抬眼看看,原来是那缕秋阳照在一片金黄色的银杏叶上,反射出诱人的璀璨;秋阳好像刻意地给她更多的照耀,让她更加美丽地彰显。

  这片金黄色的银杏叶子提醒了我,再次抬起头,当然是想有所发现,也真的发现几棵高挺的银杏,顽强地穿过粗壮的广玉兰,向天而立,傲视着身边的一片葱绿;再从不同的方位,以特有的金黄,共同点缀着这片宁静的街边公园。

  灰褐色的地上散落着不同的落叶,稀疏地铺了一层,但是没有任何一片能与同在地上的银杏叶子媲美。她们每一片都有完整的形态,几乎没有残缺,带着长长的柄,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表现着生命的劲道,季节的美丽,就好像不是秋天的凋零,而是上天派遣的使者。

  的确,如果没有她们的光泽,这里肯定没有这样明丽,甚至这片幽静的公园只会更加幽暗。正是有了她们,才有了秋天,有了诗意,有了想象,也有了激情。想到这里,又一次抬起头来,瞻仰着银杏树的顶端,刚好又一片金色从天而降,无声无息地落在我的身边。

  俯下身,捡起她,慢慢地端详,就像一把金色的扇子;再看看她躺在地上的伙伴,每一片都是一把金色的扇子。是的,她们的确是一把把不折不扣的金色的扇子。我拿在手里,握着那根细长的柄,体会那纤细的韧;试着扇动几下,想象着她们是怎样扇走了夏天,扇走了秋暑;现在又煽动了我的心……

  好,时间催促我暂且丢下这里的一片金色,去迎接心里的朝阳。我轻轻地收起刚才落下的那片银杏叶子,就像捡起金色的秋天,夹在正在阅读的《中国文脉》中间。这是郑重的珍藏,特殊的爱怜,让她浸染书中的气息,长长地陪我,一起披阅春秋,一起感受天地,一起梦想诗篇,还一起谛听几千年文脉的汨汨流淌。(2018年11月2日五福巷街边公园)

  记叙散文选篇

  麻粩止哭

  今天下午六七点钟光景,我从八闽之地回到锦绣江南。刚刚走下飞机钻进地铁,只听得对面一个弱女幼童放声大哭,哭声不止,响彻车厢,抱着她的妈妈一筹莫展,坐在身后的爸爸愁云惨淡,合起来一家三口俱无欢颜。

  我正在浏览世界大事,本国要闻,听得久了,颇为担心,生怕年轻父母不耐烦,更怕乘客厌烦不省事,于是老眼舒展,观察瞬间,推测孩子可能不喜欢复杂环境,同时想到自家的两个顽童,不由得萌发悲悯,顺手取出福建永春特产麻粩递将过去。

  但说这个麻粩,我也是今天上午刚刚识得,此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课间休息,啜点咖啡,用点水果,说点闲话,听点恭维,忽然发现塑料包装的圆柱形的爆米花糖,勾起童年的馋虫,但是不识“粩”字,经虚心请教方知还读“老”音。

  知道麻粩之后,顺手一拈,入口一尝,清脆香甜,感觉甚好,想带走两只给家里的顽童品尝。服务员一听要以袋子包装,我连连推辞,说明带两只回去给孙子见识见识即可,不必许多。助教闻言,又增加了四只,六个麻粩就一起住进我的公文包里。

  现在,虽然孩子的妈妈婉辞,我还是坚持,声言“哄哄孩子的,不然孩子哭得很伤神”。我的话音未落,孩子哭声已止,妈妈见状甚喜,再不推辞,连教孩子“谢谢爷爷”。孩子心情没有完全平复,自然“谢”不出来,但是送来一个浅浅的微笑,清纯腼腆,远比“谢谢爷爷”的内涵丰富而又可人。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走出地铁,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上滴着大大的却是稀疏的雨点,偶尔一点飘到唇上,我顺势一边品尝温暖的秋雨,一边回味这古老的华夏格言,心里自有一番安慰。(2017 年 8 月 19 日)

  议论散文选篇

  不懈随笔

  随笔就是随性而为的文字形式,是文章里的特殊体例,应该算作杂文一类。但随笔不是随便,虽然其特色就在“随”,但绝不是随随便便地写,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写得出来的。

  “随”的形式包裹的却是“意”的本质。没有“意”的“随”,哪怕美丽曼妙,也不过金玉其表。有心打扮未见其美,无心装束格外动人,强调的是自然美。自然的本质就是真,所以随笔之意以真为贵。不说真话不言真情的文字肯定不被待见。

  怎样真呢?首先要选择真实的故事。故事是人演绎的,人的唯一性决定故事的唯一性。唯一性总是宝贵的。故事不是理论,总是朴素的,但是再朴素的故事也有深刻的本质,当我们在随意叙述故事的时候,必须牢牢把握住故事的本质,否则你的故事没有魂,那也就真的是随随便便的文字了。

  即使把握了故事的本质,那也只是获得对于对象化事物的认识成果,还不是完整的“意”。须知,作者的“意”才是灵魂中灵魂,才是文章中的DNA。因为故事仅是题材,其中的魂与作者的魂应当高度贯通,互相感应——本来就是高度贯通、互相感应的,否则,文章虽有灵魂,但是魂格分裂,结果反倒陷入自相矛盾。

  怎样贯通这个原则?完全取决于作者审美重建的本领。因为对象化事物是客观存在,不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但是怎么发掘利用其中的意义,主动权则在作者手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要说,你是什么人,才能写出什么文,也注定你才能写出什么文。

  随笔的真正优势恰恰又在于“随”,就是表达形式的自由活泼,这是引人入胜的阅读机制。但是要实现形式的自由活泼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首先,作者要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话都说不清楚能让别人听得明白吗?让人看不明白的文章自然不入文章之流。其次,作者要有较好的知识造诣,没有相对全面的知识格局,捉襟见肘,左支右绌,自由活泼只能是愿望而已。还有,作者能够胸有丘壑。丹青意造本无法,画圣胸中常有诗,前者说的是画无定法,后者说的是画品需要作者具有诗的意境。诗画本是不同事物,却有共同的美学本质,其贯通路径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境界其实就是作者胸中的丘壑。

  总之,写好随笔不容易,起码要有文化精神与文字技能。我之所以不懈随笔,就是想做一个有点文化精神和文字技能的人。尽管我真诚地认为自己是个没有文化的人,但它并不影响我对文化的信仰与追求。(2017年8月29日赴杭州途中)

  文化散文选篇

  陆游与唐婉深入骨髓的爱(节选)

  在中国文学历史上,美丽感人的爱情故事不胜枚举,流传不朽的爱情名篇俯拾皆是,但是这些爱情故事大都是通过别人的文学渲染而得到广泛流传,像《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等都是。不过有一个特例,那就是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因其人真事真情也真,千年流传,妇孺皆知。

  鄙人年轻时虽然草莽,却特别喜欢陆游的精神、情感与情操,也顺带着喜欢他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常常被他们感动得一塌糊涂。现在,又生出一种感觉,就是陆游与唐婉之爱是超越世俗富贵与功利的真爱,可以说彼此相爱的程度是深入骨髓的。更为可贵的是这些都不是民间传说与文学演绎,而是他们用饱蘸血泪的诗词向世人铺展出来的人生经历。

  ……

  从陆游的《钗头凤》可以看出,他以满腔悲愤抒发着对于深爱破碎的万般不忍,他虽以牺牲爱情服从孝道,但是“东风恶”一语则又透露出他的强烈不满,因为“东风恶”而致“欢情薄”,给他造成的情感内伤可谓终生之痛啊!至于唐婉,也终于把长期郁积的痛苦、悲伤、无奈与屈辱揉进和词,虽强抑悲情,却款款控诉,既以“世情薄,人情恶”应和“东风恶,欢情薄”,又以纤柔的语言道出内心深处不可磨灭的爱恋,以致竟因伤心过度而不久谢世。

  如果说这是陆游在而立之年、情感丰沛之时发生的爱情故事,也许受到生理的支配,那么时隔40年后,陆游又以两首绝句无限深情地怀恋唐婉,则让我们杜绝此想。“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这是真正的心伤之作啊!“梦断香魂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他很清楚,自己也快成土了,但是仍然不能忘记对于遥远爱情与爱人的祭奠。

  ……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情也真,如果说爱会伴有青春时代的冲动与疯狂,那么夕阳之下的垂垂老者,早已远离了这些,存留和展现出来的,除了深邃的质朴,就是情感的本真。唯其如此,陆游对于唐婉的深切怀念,让世人增加多少感叹!“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能说元好问的《雁丘词》没有加入陆游与唐婉的爱情元素?纵然没有,他们也已经以感天动地的爱情悲剧,凄凉哀婉的唱和名篇,为人们诠释了另一种的“生死相许”。(2018年6月18日)

  率性诗歌选篇

  诗三首

  慰兰

  案头芝兰正葳蕤,

  清气袅袅飘远菲。

  神游书海偶心顾,

  身疲陋室伴梦回。

  吟饥不发哀怨语,

  叹渴但见笑意飞。

  醒来近前愧致意,

  轻洒甘露慰芳栖。

  校园感怀

  课前片刻,行走校园,流连池边,微波细澜,激发诗兴,即时记录,留此心情。

  校园又逢春,

  池畔梦仍清。

  细雨诉相思,

  微风唤芳影。

  深望有徘徊,

  轻呼无答应。

  情动涟漪起,

  心听天籁声。

  富春江边留意

  汉高士严光子陵曾于桐庐垂钓。久慕盛名。昨晚应邀授课至此,今日上午趋身凭吊,时间紧促,不能渡江。面对连绵苍山,空濛秋色,久远往事但随清风袭来,遂以思古之幽,饱蘸荡漾碧水,铺成一诗,曰:

  富春江边子陵滩,

  羊衣垂钓越千年。

  三顾勉从圣意去,

  数辞襄国又何坚。

  高德犹如云山耸,

  风流亦令江水赧。

  范公再修先生祠,

  泰伯一字添美谈。

  管怀伦老师的作品既有着真实、善良、美感和诙谐的散文作品共性,又有着道义、土香与平和的个人写作追求。

  《文心随笔》以思接千载、融汇古今的内容,对于究竟怎样观察与享受生活,做了有益的尝试与实践。相信对于读者,尤其对于热爱生活与写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将会带来宝贵的灵感。哪怕只要浏览一下全书目录,也会惊喜地发现,原来生活和思考还能这样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作者简介:

  管怀伦,1950年7月生于安徽省肥东县,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安徽、北京、拉萨、南京等地,当过军人、机关干部、工人、学生(大学)、中学教师、国企干部、党校教员。

  现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退休教授,江苏省内外知名学者,曾被评为南京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被CNKI概念知识元库列为研究民主集中制相关问题的“主要学者”。

  迄今为止,从事党建教学与研究长达38年,教学活动遍及全国各地,广受好评。科研成果丰富而全面。重学尚文,修养全面,热爱写作,坚持以道行文,以文传道,擅长以小见大,文风雅正活泼。

  201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笔下风流》一书,社会反映积极,被誉为“学者文人”“改变了党校教授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