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东撮街“龠谈”复盘九千年前的“音乐之声”
骨龠声激越清扬 肥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合肥3月16日电 (刘浩 彭红玲)15日,安徽省肥东县撮镇撮街,响起一阵激越清扬的骨龠(yuè)之音,骨龠研究专家和文史学者相聚于此,探讨撮街历史上的音乐脉络。
据史料记载,在撮镇古城门上方,有一块匾额,镌刻着“天龠长明”四字。
“据考证,龠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形似笛,在上古圣贤老子、孔子的经典里都有记载。”出席当日龠谈活动的安徽省文史馆馆员翁飞说,孔子制礼作乐,曾到过撮城,与神童项橐讨论过学问并拜他为师,撮城城门上的匾额“天龠长明”,含有上古圣贤的智慧。“因而‘龠’到了撮街就是到了自己的‘家’。”
“这些都是骨龠,有无孔骨龠、两孔龠、五孔龠、七孔龠、八孔龠,这个是用秃鹫的骨头做的。”骨龠研究与演奏专家于东波带着许多古代乐器参加撮街龠谈。
“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吹管乐器,距今有9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地位非常高,是笛子的老祖宗。”于东波一边说,一边演奏,龠声清扬婉转,妙曲动人悦耳。
“这些是我用原材料按照1比1进行仿制的骨龠。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让这些曾经失传的乐器,再次在中华大地发出更多迷人的声音。”目前,于东波精确地复原制作了各种骨龠,在环保的基础上进行骨龠的普及。
“传承中国最古老的乐器需要后继有人。撮街城门匾额上的‘天龠长鸣’与龠的传承特别契合。”于东波高兴地说道。
当前,撮街复建撮城,以神童文化为主题,美食经营为主要内容,研学旅游为推动,突出打造“来撮街撮一顿”的美食文化,形成“有说头、有看头、有吃头、有玩头、有学头”的特色。据撮街运营负责人程文浩介绍,撮镇因孔子周游列国时喟然叹曰“地多一撮,书重百城”的典故而得名。撮街将骨龠学习纳入研学游课程,进行骨龠的传承和推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