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84岁农民画奶奶:打破年龄隔阂 彰显农村质朴之美

中国文促网 2021-03-20 00:01:27
浏览

浙江84岁农民画奶奶:打破年龄隔阂彰显农村质朴之美

    杨小香正在画画。 郑丽敏 摄

  中新网宁波3月19日电(记者 林波)“花花草草、高山大海,这些生活中我所熟知的点点滴滴便是我的创作素材。”77岁学习农民画,84岁小有所成,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农民画家杨小香的笔下,一幅幅带有乡土气息的画作穿越年龄的隔阂,彰显出质朴的农村生活之美。

  象山农民画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农民画发源地之一。象山县女画家高妙兰是第一代农民画家,她的作品灌注着劳动人民的情感,继承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审美习惯,焕发着质朴、纯真、浓郁的乡土气息。

  2006年,象山农民画被列为第一批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小香出生于象山县茅洋乡台头村,自小喜欢绣花、做鞋、做衣服。

杨小香和她的作品。 郑丽敏 摄

杨小香和她的作品。 郑丽敏 摄

  杨小香与农民画的缘分可以追溯到7年前,那一年,她的女儿拿回来一幅色彩奔放热烈、造型不拘一格、构图饱满别致且富有浓郁山海气息的农民画,“因为画的是农村劳作的场景,是我熟悉的领域,看到觉得十分亲切。”

  这一眼打开了杨小香新的认知。随后,在女儿的鼓励下,毫无基础的她拿起画笔,开始画农民画,“那时孩子们已经长大,我也空闲下来,想着可以找点事情做。”

  于是,杨小香找出孙子上学时用剩的铅笔,开始照样打底画画。

  “我没有任何基础。”杨小香直言,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女性,此前在家务农,并不了解农民画,也不会画画。

  但凭着一腔热情,彼时77岁的她开始了新尝试。

  田间地头的梨子、橘子等水果;耕种的番薯、土豆等农作物;出海撒网、捕鱼等渔民作业场景……在杨小香的画中,生活中遇到的点点滴滴都是她创作的源泉。

  “很随意地画,画我在农村里干活的样子,画农村里常见的场景。”对于画画,杨小香直言她并没有任何包袱,“无拘无束,想到什么画什么。”

  或许也正是这份泰然自若的心态,让她的作品充满了田园气息。

  从黄泥路到水泥路,从低矮砖房到新农村别墅,从田间劳作到乡村旅游……7年来,杨小香一共创作了300多幅农民画。在她的画中,这些年来,乡村改变的不仅仅是颜值,更重要的是乡村内在气质。

杨小香的作品。 郑丽敏 摄

杨小香的作品。 郑丽敏 摄

  以她所在的茅洋乡为例,该乡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借力原汁原味的乡村、渔村风景发展全域旅游,一改农村劳作面貌,让观海潮、沐海风、尝海鲜成为新时尚。

  不仅于此,象山还通过大力构建“法治、德治、自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乡村劲吹“文明风”;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融入农业,搭建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综合体,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这是杨小香眼中的乡村变迁,同时也是她当前农民画的主题。

  如今,尽管年事已高,但杨小香空闲时仍会画画,“通过画笔,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今的乡村新面貌。”

  随着年纪的增大,杨小香的精神大不如从前,但这阻挡不了她对画画的热情,她用亲和朴素的感情去挖掘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勾勒着美丽的山海风光与农家生活。

  从“磕磕碰碰”创作到现在“行云流水”般的一气呵成,7年的时间让杨小香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手成长为象山县文联美术家协会的一名农民画家,“活到老,学到老,画画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