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多举措“复活”少数民族古籍
中新社乌鲁木齐3月18日电 (苟继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新疆少数民族古籍办)编辑朝鲁木1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新疆少数民族古籍办成立以来,已搜集抢救少数民族古籍超过1万部。
当日,记者走进新疆少数民族古籍特藏书库,看到一排排书柜排列整齐,上面排放着上万部新疆少数民族的古籍。而且因为有了现代技术手段,这些古籍得以重获“新生”。
朝鲁木说:“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古籍特藏书库已被国务院列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收藏的古籍中有28部被收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共存的地方。长期以来,留存着大量由不同文字书写的古籍文献。这些古籍记录着新疆的风土人情,也见证了新疆历史的发展变化。”新疆少数民族古籍办的另一位编辑艾尔肯·伊明尼牙孜说,其中很多古籍是孤本,具有很高的文物、艺术和学术价值。
但由于新疆气候干燥,很多少数民族古籍自传世以来,曾遭受自然侵蚀和人为损坏,书页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脆化现象,导致存放困难。为此,新疆少数民族特藏书库特意引进恒温恒湿设备,为古籍存放提供最佳环境。
除了建立专业的藏书库外,多年来,新疆还一直致力于古籍数字化工作,建立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数据库,以电子数据的方式提供使用。朝鲁木说:“自2018年以来,新疆少数民族古籍办对现存古籍文献进行电子扫描,截至目前,已完成古籍扫描、整理、存档40多万页。”
此外,新疆少数民族古籍办还编译出版了一批重要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目前已整理出版的《玛纳斯》《江格尔》等75部少数民族古籍,正重新走进民众视野。
“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涵盖了历史、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搜集、整理、翻译、出版这些古籍文献,不仅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同时对于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有深远意义。”新疆少数民族古籍办主任阿不来提·艾山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