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必修课,是学会接纳“不完美”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18日电(记者 上官云)选择好的托育机构、上一所好学校、认真学习考个好成绩……对很多家庭来说,从孩子出生起,“教育”就成了父母最操心的事之一。
但对有的孩子来说,生来的“不完美”会给他们带来巨大影响。最近,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火了,它把镜头对准了三个孩子有“阅读障碍”的家庭,截至目前,豆瓣评分9.4.
有人说,这是一部纪录片,同时也值得所有人都看看:生活中每个人的都有缺憾,学会接纳自己的局限性,拥抱更加平凡快乐的人生,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我不是笨小孩》剧照
努力追赶的孩子
对孩子来说,童年往往意味着单纯和无忧无虑。但对阅读障碍儿童来说,他们可能体会不到那么多的快乐,父母的不理解、同学异样的目光都会带来压力。
在《我不是笨小孩》里,三个孩子都有着各自难以言说的苦恼。比如,校校十分聪明,但难以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在课堂上走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阅读障碍的困扰无声无息,校校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理想的目标。没有结果的付出让他本能选择逃避,甚至抵触读书和写字。
再比如群晓,可以为了一场考试,在前一天晚上复习到11点。但跟同龄孩子对比时,落后十分明显,可能只是简简单单一段文字,“读读不了,或者是读串行”。
天天学,学不会,群晓成为别人眼里的“笨小孩”。更大的嘲讽来自同伴,有孩子当着父母的面欺负他,因为他嘴笨、反应不过来。
若汐呢?她是个经常被老师忽略的孩子,从来没有得到过一张奖状,学习成绩长期不理想,内心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我不是笨小孩》剧照
“三个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承受、化解阅读障碍的困扰。对若汐来说,她最大的困难是要去面对一个不理解她的外部环境,孩子其实非常有韧劲。”《我不是笨小孩》导演李瑞华说。
父母的焦虑
当孩子面临学习、成长带来的种种不顺利时,父母往往也面临着逃不开的焦虑。
《我不是笨小孩》的另外一位导演樊启鹏提及,目前在国内,人们对阅读障碍的研究和了解并不多,有阅读障碍症状的孩子往往缺乏社会的系统化支持。
由于它不被大众所知,也就很容易导致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成绩差被歧视。片中介绍,在适龄儿童中,大约5%~8%的孩子有阅读障碍的困难,他们常常被误认为笨或者懒。
校校、群晓、若汐的父母都不同程度为孩子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发愁,担心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同时纠结于如何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成为最好的自己
为了尽可能完整地呈现父母和孩子自我排解焦虑、共同成长的艰难过程,《我不是笨小孩》的拍摄时间长达三年。
《我不是笨小孩》剧照
准备拍摄之初,另一位导演李瑞华通过《我不是笨小孩》学术顾问李虹的引荐,打算寻找合适的人物和故事。有的孩子父母很干脆地拒绝了,再筛掉相似人物,最后剩下了3个例子。
在跟踪拍摄的过程中,李瑞华和同事们发现,愿意接受拍摄的家庭往往有一些共同特点:不回避问题,愿意借此给人们提供了解“阅读障碍”的渠道,让同病相怜的人少走弯路。
开明的态度,对孩子恰恰也是一个鼓励。她注意到,三个家庭的故事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共同点却很一致:孩子和父母都在努力融入学校,去克服困难。
校校妈妈知道成绩逆袭很难,但依然尽力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和态度,于是她每天陪着孩子一起进步,清华大学毕业的姥姥,也开始“轮岗”,监督校校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