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话剧团首推原创剧目普通话版 冀更多两地文化交流

中国文促网 2021-03-19 23:59:27
浏览

  中新社北京3月19日电 题:香港话剧团首推原创剧目普通话版 冀更多两地文化交流

  中新社记者 应妮

  距离上一次来北京,已过去四年。此次赴京,香港话剧团“台柱子”刘守正连身份都变了,2017年他领衔该团原创音乐剧《顶头锤》,登上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收获观众热烈掌声;今次,他则成为港话携有趣戏剧献上的普通话版《最后晚餐》的导演。

  提起刘守正,内地观众可谓相当熟悉,其曾经以《最后晚餐》中儿子“周国雄”的身份多次来内地巡演。此外,他还是港话经典剧《都是龙袍惹的祸》中男主角——权倾朝野大太监“安德海”的扮演者。这两部话剧以及港话近几年带来的《顶头锤》《亲爱的,胡雪岩》,都为刘守正在内地收获了一大票粉丝。

  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2001年即加入香港话剧团的刘守正,迄今已为港话贡献了十余部担纲主演的剧作。

  《最后晚餐》2011年在香港一经首演就大受欢迎,刘守正与饰演母亲的女演员雷思兰更是在次年香港小剧场奖中勇夺最佳男、女演员奖。

  这是一部非常写实的戏剧,100分钟,两个主角,没有任何花哨的导演手法和灯光布景。故事主角是一对生活在香港社会底层的母子,这天两人买到同一个牌子的木炭,不约而同地计划在同一个夜晚离开人世。母亲一通电话促成了最后的晚餐,一顿家常便饭吃得平淡无奇又惊心动魄。在了解对方的心思后,两人渐渐敞露心扉,彼此倾诉之后,内心有了松动:他们想把自己仅有的身家留给对方,想竭力阻止对方去死。最后,他们发觉其实一切痛苦根源就是“一家之主”,那个未露面的男人,于是决议干掉他。故事的结局是,谋杀计划取消,儿子正准备回家,与此同时,男人进门了……

  有剧评认为,“极其写实的舞台设计像是直接将香港一隅寻常人家的客厅直接搬进剧场,母子对坐,高密度的对话如人口稠密的香港都市一样令人呼吸困难又欲罢不能。”台词量之大,由此可以想见。

  刘守正已经在这出戏里滚了100多场,剧中台词可以张口就来。记者在排练厅见到他的时候,现场十分热闹,粤语和普通话满天飞,“其实我可以说一点普通话,比如接受采访,但如果要给演员说戏,还是得用粤语表达才更准确”,他不好意思地说。

  用“演而优则导”来形容刘守正最是恰切。说到这次普通话版的最大挑战,他笑称语言不是最大困难,排练时间紧张才是,“演员不太熟悉香港文化,如何帮演员理解人物的心情,让这些在(二人对戏)静默的时候自然发生,而不是去演,我要去帮演员做很多,时间真的紧张。但是没关系,我不希望他们copy我的版本,我也会给他们发挥的空间,在保留这部戏精髓的同时,让演员们有自己的风格。”

  这部2020年9月就开始筹划并原定于当年秋冬巡演的舞台作品,因疫情而搁置。此次再度重启,刘守正十分重视。他连春节假期都没好好过,大年初三就来到内地接受隔离,为排练做准备。“前后隔离了23天。我真的没有觉得辛苦,好难得有自己可以完全支配的时间,这期间挺享受的,看了不少电影。”

  事实上,作为香港话剧团首部改编为普通话版本的小剧场话剧,新版的《最后晚餐》充满了实验性。

  此事缘起于有趣戏剧的制作人,同时也是刘守正粉丝的李可藏。港话的《最后晚餐》他前后看了五遍,每次看完都觉得这么好的戏应该让更多人看到。2019年他与港话接洽后,对方回复近几年没有再来内地演这出戏的计划。失望之余,他突然想到是否能以版权合作的形式,改为普通话版,由内地演员来演出。没想到,双方竟然一拍即合。

  而在被疫情搁置再重启之后,这一合作形式越发显得合时宜。李可藏表示,由于疫情,香港演员短期内还无法大规模来内地进行巡演,这样的版权合作,反而成为港话与内地观众交流的绝佳桥梁。普通话版的《最后晚餐》4月起将从北京出发,巡演深圳、广州、上海等10多个城市。

  刘守正说,“如果这次成功得到内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今后会有更多机会把香港话剧团的经典剧目改编为普通话版。”按捺不住想上台表演的冲动,他又补充一句,“(内地巡演)一场粤语版,一场普通话版也很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