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爆款”还是“扑街”,关键在于创作理念(2)

中国文促网 2021-03-20 05:11:27
浏览

  因此,仅从题材而论,网络文学就有着宽广的提升空间。当然,我们并非要求网络文学变成社会的“照相机”,但围绕社会风尚谋篇立意,在现实题材上开掘新的“增量”,仍然是网络文学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继续在历史和文化传统中深耕,不断汲取新养料

  网络文学创作需要围绕新时代赋予自己的文化使命,在历史和传统文化题材上做文章,承担普及、转化和传承文化传统的时代使命。建设文化强国,重要的是增强文化原创力,并通过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之继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延续“我之为我”的中华文化基因。

  网络文学作为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原创精神的文娱形态,具备与全世界范围内的大众文化同台竞技的实力和水平。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并具有将中国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传播至海外的能力,体现着中国文化进入网络时代的创新价值。从内容上看,网络文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达集中体现在三类作品中,即包含了中华神话和道教修真元素的玄幻作品,从中国历朝历代历史中取材的历史现实类作品和架空历史类作品,反映中华传统生活方式、文化技艺和工匠精神的作品等。《间客》《诛仙》《步步惊心》《家园》《回到明朝当王爷》《明朝那些事儿》《传国工匠》等作品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受到了读者的追捧。而且这类作品的影响也不仅限于中华文化圈,《盘龙》《天道图书馆》《长宁帝军》这些大量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也深受西方读者喜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老的中华文化在网络时代仍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由此可见,网络文学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转型期,网络文学应当继续在历史和文化传统中深耕,不断在传统中汲取新的养料。同时,要注重用理性精神对传统文化加以鉴别,用“扬弃”的原则弘扬积极的、优秀的、进步的部分,摒弃和批判腐朽的、落后的部分,防止文化糟粕沉渣泛起。对于于史有据的人物和故事,应当尽力避免过于荒诞离奇的戏说和虚构;而对于事关民族精神建构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涉及党史、军史和国史的内容,应当严格遵循历史真实,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还是要以涵养心灵、陶冶情操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网络文学需要围绕题材创新进一步提升文化效益,积极应对网络视听内容等对数字阅读的冲击,为读者提供休闲娱乐、涵养心灵和陶冶情操的文艺消费资源。从接受角度论,网络文学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读者,形成了庞大的阅读市场。从媒介变革角度看,网络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率先在文学领域实现了从传统媒介向数字媒介的转移,这是文学划时代的进步。网络文学虽然在题材内容、表达和传播方式上表现出与传统文学完全不同的新媒介特性,尤其对网络性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但作为仍然靠语言文字传递情感的审美表达,仍然在网络文艺中居于先导性、基础性地位。

  进入5G时代,网络文学的优势地位受到挑战。新技术使图像和影音传输速率飙升,包括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直播、短视频和网络大电影等在内的网络视听内容在移动终端已经出现“霸屏”趋势,其用户占比时长明显大于网络文学,而且在阅读中成长起来的读者对网络文学的阅读期待发生变化,已经不再满足于模式化、同质化的庸常故事,但当下的网络文学显然没有提供更新颖的审美感受;而且由于一些作品粗制滥造甚至格调低下,致使泥沙俱下的整体状况长期得不到改观,也拉低了网络文学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确保网络文学的基础和优势地位,需要围绕题材创新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质,为读者提供有别于其他形式的优质文化消费资源。

  在人类情感和思维世界里,对影像的欣赏并不能替代对文学的阅读,抽象的文字比具象化的影音更能激发想象和抚慰心灵。因此,视听内容对网络文学的挑战固然是因为媒介迭代造成的,但网络文学自身不能满足读者需求才是主因。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平台方,都应该将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作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