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零差评 年轻人边查党史边看《觉醒年代》
《觉醒年代》年轻人边查党史边追看
本报记者 李夏至
一部时不时“断更”而被“催更”的电视剧,一部在豆瓣开分就接近9分、且分数持续上涨、几乎零差评的党史题材电视剧,正是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档播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对不少年轻的观众来说,如今定期追看《觉醒年代》已经成了一种收视习惯,而看着党史剧查党史,也成了一种全新的看剧方式。
回望历史 从具体事件入手
作为一部讲党史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同时在电视和互联网播出,根据优酷站内数据显示,在《觉醒年代》发布弹幕的人群中,“90后”、“95后”的占比是全站基准值的1.6倍,而这显然并不在《觉醒年代》收视人群的预期范围内。
按照惯常的收视习惯,历史题材、偏正剧范儿的表达风格,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及更为市场化的剧种。《觉醒年代》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16年至1921年间,它回溯了一百年前旧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以《新青年》杂志为基本叙事线索,有效串联起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建党史上闪闪发光的名字,也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等热血青年追求真理探索新知的历史过程。全剧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红色起点,将“中国往何处去”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命题,融入了具体而微的历史事件中。
重大的题材未必就要选择大而全的视角。《觉醒年代》找到了更容易为年轻人和当代观众接受的表达方式,从观众们熟知的历史事件打开一个小的切口,通过时局中相关人士的表现,勾勒出一个时代的景象。剧中在表现中英关系时,并没有强调所签署文件的不平等,而是通过北大解聘克德莱一事,带出各方政府的施压与斡旋,进而带出“弱国无外交”的背后主旨。
刻画群像 人物有血有肉
《觉醒年代》要表达的题材重大,剧情中涉及到的具体历史人物又有名有姓,历史题材类表达常常精于展示大场面,而疏于刻画小人物。《觉醒年代》则给出了一种两全的解决方式,既充分刻画出百年前风云际会、群英会集的时代特色,又对个人不失温情和理解,让历史中的人物也有血有肉、可亲可感。
剧中除对核心人物李大钊、陈独秀等有大量的笔墨描写,蔡元培、鲁迅、胡适、辜鸿铭等角色也都选择采用了经典人物经典叙事的手法,从多方面刻画人物的个性,表达他们的理念。像鲁迅出场时,就选用了鲁迅代表作《药》中的经典场景,北京城菜市口斩首示众,这边厢人头落地,那边厢无知的百姓拿着铜板塞给官兵,要用馒头沾着热乎的鲜血去给儿子治病。
围绕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剧中的人物各有不同的政治理念,他们之间也产生着各种分歧,有争论也有冲突。像陈独秀坚持二十年不谈政治的理念,他认为当下的中国民智未开,根本不是谈政治的时候;李大钊则希望国人“改进立国之精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他认为应该发动群众,身先士卒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
该剧客观地呈现了不同人物的政见之分,但不做主观上的评判,像保皇派辜鸿铭精通多国语言,一身遗老打扮,却依然可以在《中国人的精神》演讲里,痛斥北大青年“长在心里的辫子”。全剧将每一个历史人物还原到历史的场景中去,用理念分歧埋下伏笔,也让历史课本上的人物成了一个个具体可感的人。
激励青年 触发深度思考
《觉醒年代》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展开,从袁世凯称帝讲起,历经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签署《二十一条》以及五四运动等多个重大事件,但始终没有离开一条主线,即回答剧中人物关切的那个问题:中国向何处去?
在剧评人何思路看来,关于历史类题材,国内电视剧擅长以类似《史记》的叙述方式加以呈现,“一方面,以主要历史事件为转折节点,通过背景概述,宏观勾勒当时局势之轮廓;另一方面,以人物主观情致做内容考量,配合传奇描绘,微观着墨历史人物之身姿。”而《觉醒年代》兼具了两种方式,取长补短,并独辟蹊径地从政治、经济范畴的“硬历史”揭露,转向以文化精神为主的“软历史”描述,“年代之觉醒,实则是思想之觉醒。”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曹晓伟则认为,该剧共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为何青年学生成为先锋?为何马克思主义得以传播?中国共产党如何顺应历史趋势,应运而生?”他认为,这也是中国电视剧“第一次以历史叙事手法,艺术地再现这段动荡年代的青年人的激情和选择,中国人的觉醒和奋斗。”如今,《觉醒年代》创新的表达方式已经将年轻人拉回了电视机前,不少对党史不够熟悉的年轻人,还会一边看剧一边查历史。《觉醒年代》降低了观众的观看门槛,也真正拉近了年轻人与党史之间的距离。对这一辈年轻人来说,重新了解百年之前的历史,重新思考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也是一代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担负时代责任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