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与传说中的不眠与不死

中国文促网 2021-03-19 23:37:27
浏览

  在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中,睡眠总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生命等同于清醒,死亡等同于睡眠,以此创造出的神话传说流传于世界各地。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以不睡的方式抵抗死亡,而在特定的日子不不睡觉,则被视为修仙不死的玄秘法术。只是他们殊不知,过度疲倦反而会加速死亡的到来。此外,神话传说中的不眠与不死,还被赋予了神圣高尚的意味。抗拒睡眠,似乎意味着清醒地面对人生,这种清醒的力量受到了不少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文人们则从不眠的清醒力量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对于失眠的敏锐感受,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不睡就不死?

  想象一个以睡眠为大敌的国度会是怎样一幅光景?伯虑国就是这样一个百姓全体失眠的海上岛国,这也让它变成了世界上最了无生趣的一个国家。两位造访者如此描述当地社会风气:

  “他们那种磕睡光景,好无兴趣,并且行路时也是闭目缓步。如此疲倦,何不在家睡睡?必定勉强出来,这是何意?”

  这样一个浑浑噩噩的奇葩国家,当然不可能真实存在。它是两个世纪前中国文人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创造出来的诸多海外异域奇国之一。他还特意借书中主角多九公之口,解释了伯虑国人为何抗拒睡眠的原因:

  “这伯虑国一生最怕睡觉:他恐睡去不醒,送了性命,因此日夜愁眠,此地向无衾枕,虽有床帐,系为歇息而设,从无睡觉之说;终年昏昏迷迷,勉强支持。往往有人熬到数年,精神疲惫,支撑不住,一觉睡去,百般呼唤,竟不能醒。其家聚哭,以为命不可保,及至睡醒,业已数月。亲友闻他醒时,都来庆贺,以为死里逃生,举家莫不欢喜。此地惟恐睡觉,偏偏作怪,每每有人睡去竟会一睡不醒,因睡而死的不计其数,因此更把睡觉一事视为畏途。”

  因为怕死而不敢睡觉,反而导致死亡加速到来,而这又更加成为不敢睡觉的理由。李汝珍的讽刺之意可谓切中三昧。但李汝珍以睡与死的关系为寓言,却有着更深厚的意蕴。

  但睡眠与死亡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睡眠会醒,而死亡则永不会醒。从这个角度讲,睡眠通过短暂的死亡状态给了人醒来继续生活的机会,而长时间不睡,反而会失去这一机会,由此彻底堕入死亡的长眠不醒。从这点上来说,李汝珍对伯虑国人的怕死不睡,一睡便死的描述倒很有几分科学道理。这一点在1989年芝加哥大学的一场残忍的实验中得到了证实。研究人员让10只老鼠强迫保持清醒状态,这些老鼠在11天到23天内全部死亡,验尸报告既令人瞠目也让人惊悚:在老鼠身上找不到任何可以解释其死亡的异常现象,只是它们的身体放弃继续活着了。

  睡觉未必会死,但长时间不睡觉肯定会死。这个残忍的实验证明了为何长时间的失眠会让人生不如死。但比起失眠的生不如死,在古人眼中,还是睡眠与死亡的关系更加亲密。因此,在古代神话中,人类之所以无法逃脱死亡命运的原因,就是在不该睡的时候睡着了。在人类最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史诗《吉尔伽美什》中,英雄吉尔伽美什向人类长生不死的始祖乌拉皮什丁询问如何才能不死。面对这个问题,乌拉皮什丁的回答是:

  “你试一试六天七夜不眠不睡,也许当你能制服睡眠,你也就能制服死亡,这两者之间十分相似。”

  吉尔伽美什同意对抗睡眠,但他最终忍不住疲倦,沉沉睡去。到了第七天,乌拉皮什丁将他叫醒,尽管吉尔伽美什坚持认为自己只打了个小盹,但乌拉皮什丁却指给他看七个面包,这是吉尔伽美什睡着时,乌拉皮什丁吩咐他的妻子烘烤的,这七个面包,一个干瘪、一个散碎、一个受潮、一个变硬、一个长霉、一个开裂,只有一个最新烤出的面包是完好的——“这便是时间破坏力留下的印记,人类肉身亦复如是。”

  不睡能修仙?

  人类企图通过制服睡眠来征服死亡的努力就这样失败了。人类将生命等同于清醒,而将死亡等同于睡眠,这种通过简单的比附心态所创造出的神话,在全球各地都有流传。在印度库米人的传说中,神灵在造人之后几次三番睡着,让人类的生命被大蛇吞噬,最后,尽管神为人类造了狗让它吠叫来驱赶死亡的大蛇,但神一旦陷入沉睡,大蛇还是会来带走人类的生命。因此,“如果神不睡觉,人类就不会有疾病与死亡”。比起这种将不睡觉驱赶死亡的责任推给神灵的消极做法,北美神话中的人类初祖,则像美索不达米亚史诗的吉尔伽美什一样,为了从冥界带回自己的妻子,他同意冥界神灵对他的考验:三天晚上通宵不眠。然而,纵使他特意在白天睡了一觉,但仍有两个晚上,他在黎明即将到来前打起了瞌睡。从那之后,人类必须接受死亡的命运,就像每天必须睡觉一样。

  今天,我们调侃熬夜不睡的家伙为“修仙党”,但在李汝珍所在的时代,在特定的日子不睡觉真的被视为修仙不死的玄秘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