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

中国文促网 2021-03-23 09:32:27
浏览

  历史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浅黄色的精装封面上,典雅的宋体字“福建文献集成初编”十分醒目,右上角的“八闽文库”篆刻印章古朴大气。翻阅其间,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2020年12月2日,《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首批成果《福建文献集成》初编200册在福州隆重发布。《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是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牵头指导、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负责具体实施的福建省“十三五”规划文化建设重大工程,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对福建历代文献典籍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系统性调查、整理、出版,并通过全媒体技术,努力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十分关心地方历史文献整理出版工作,大力支持《八闽文献丛刊》出版,为我们做好历史文献的保存和传承树立了典范。”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邢善萍在首发式上表示,《八闽文库》第一辑正式面世,并向全球发行,将对传承福建历史文脉、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古籍文献亟待抢救保护

  福建,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

  古代福建偏居东南一隅,经历了东晋、中唐、南宋几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后,越来越融入华夏文明之中。

  唐宋时期,特别是在“背海立国”的宋代,由于东南经济的发达,海洋的地位凸显,福建逐渐从被文明中心影响的边缘地带,成为反向影响全国文明的重要区域。

  宋代,福建文化异军突起,书院林立,科举鼎盛,人文日新。

  元代,福建海外贸易兴盛,中外文化在此交汇融合。

  明清时期,延续固有的文化传统,福建学者文士在诸多领域卓有建树。

  而近代以来,福建更是一直引领风气之先。

  福建历史上不仅产生了大量承载思想文化精髓的文献遗存,同时也是书籍的刊刻与流通中心之一。福建多山,林木葱茏,具备造纸与刻书的有利条件。学术文化的兴盛,使得福建从宋代起,就成为中国书籍出版的中心之一。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说,以“建本”为代表的闽刻图书,刻印品种多,行销范围广,在存世的宋元刻本中占有较大比重。

  《八闽文库》编辑中心主任林彬认为,建阳刻本自宋代流布海外,对周边地区尤其是日本、朝鲜、越南影响很大,多见翻刻,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历史文化的繁荣,加上刻书业的发达,日积月累,福建文献已然汗牛充栋。福建文献的撰写者中不仅有本地人,也有流寓或任职于闽中的外地人。

  但由于历史、自然、人为等原因,千百年来,福建历史文献散佚甚多,有些已十分珍稀,亟待抢救与保护。

  牢记嘱托弘扬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八闽文库》编纂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兆光认为,加强对福建区域历史文献的搜集、抢救和整理,是保存文明成果、传承历史文化的需要,也是实践古为今用、再造当代文明的需要。

  “各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共同推动了《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的实施。”林彬介绍,2014年,按照福建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确定了《启动〈八闽文库〉出版工程》的调研子课题;2015年福建省两会期间,省政协主席会议将《启动〈八闽文库〉出版工程》列为重点提案;2016年1月,《八闽文库》列入福建省“十三五”规划文化建设重大工程;2019年3月,《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正式启动,进入编纂出版流程。

  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八闽文库》的编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集成”,计划选择与收录唐代直到民国初年的各种闽人著述以及有关福建的文献,共1000余种,采取影印方式,以保存文献原貌。第二部分是“要籍选刊”,精选130余种最具代表性的闽人著述及相关文献,以深度整理的方式点校出版,呈现历代福建文献中的精华。第三部分为“专题汇编”,初步拟定20多类,除了文献总目之外,还将包括碑传集、宗教碑铭、官员奏折、契约文书、科举文献、船政史料、名人尺牍、古地图、通俗文学等。

  搜访遗珍传承历史文脉

  作为《八闽文库》的基础部分,《福建文献集成》力求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福建文献集成》编辑部主任宋一明介绍,首次推出的初编200册,荟萃了唐代至民国初福建区域文化中重要人物的著述和有关福建的文献共217种,包括稿本76种,抄本88种,珍稀刻本52种,油印本1种,总页数达10万8千多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