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2)
“许多珍稀古籍不为人知,甚至面临消亡。我们特别注重对海内外公私所藏福建遗珍的搜访和抢救性出版。”宋一明说,初编所收的稿本、抄本占75%以上,大部分此前尚未公开刊布。如明末郑成功、郑经父子能征善战,也善于赋诗作文,收录郑氏父子诗文的《明延平二王遗集》,近300年间均仅以抄本流传,传播不广,此次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抄本影印。又如清乾隆时期理学名家张甄陶的皇皇巨著《正学堂五经通解》,今存稿本57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嘉道年间福州鳌峰书院曾组织士子校订全书,拟付刊行而未果,20世纪50年代归入公藏,此次根据国家图书馆藏稿本首度影印出版,对于完善清代学术的系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一般刻本而言,稿抄本更为稀少,也愈来愈为学界所重视。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吴格说:“除了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外,稿抄本出于前人手写,其心血与精力已寄寓其中。面对不同时代、风格各异的前贤手泽,更能体会文献中蕴藉的‘温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会更具‘同情’与‘敬意’。”
在具体文献的编纂与编辑加工过程中,《八闽文库》尽可能恢复因各种原因而编次错乱的古籍原貌,并尽量对文献残帙进行配补。宋一明说:“为揭示所收文献的价值所在,我们按照葛兆光先生的建议,延请全国范围内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分别为这些文献撰写了解题,可对读者和研究者的研读有所助益。”
创新转化助力文化强省
继初编200册的出版发行之后,《八闽文库》“专题汇编”项目2021年又将启动。“‘专题汇编’是《八闽文库》出版工程的一个重大突破。”林彬表示,“专题汇编”体例独特,扩大了文献的外延,体现了近代以来学术视野的扩展,尤其关注新发现的史料,充分突出福建区域文化特色,将为研究与理解福建文化,提供更为多元、更为立体的史料。
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特别赞赏《八闽文库》的编纂方式和体例:“《八闽文库》做得非常好,甚至是突破了文献。专题汇编是真正的亮点,这是别人没有的。像船政,谁会想到去做?这种专题文献真的很棒。”
《福建民间契约文书》将收录大量福建各地新发现的民间历史文献。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八闽文库》编纂委员会委员、《福建民间契约文书》主编郑振满介绍,这些契约文书基本上都是世代相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乡村社会微观历史的还原、明清时代山区经济开发的研究,以及乡村社会关系的再认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领略典籍之美,感受中华文化、八闽文化的深厚底蕴,《八闽文库》出版工程的另一个突破就是实施全媒体出版,同步建设数据库和新媒体传播平台。数字平台建设依托于纸质图书内容,并进行深度数字化加工,计划推出电子书、古籍数据库、网站、手机应用软件(App)等数字产品,集成人工智能信息处理等前沿技术,使出版成果直达读者、传播全球,充分体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念。
“《八闽文库》以全媒体形式实现对福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转化,诚为嘉惠学林、泽被后世的文化盛举。”多年来一直关注福建古代文献的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授吴可文对此高度赞同。他说,自己苦苦寻觅多年而不得的典籍,一旦赫然在目,实在喜出望外。
传承历史,筑基铸魂。《八闽文库》的编纂,直观展现了福建文化新思想、新精神、新知识迭出,富有创新活力和包容性的特质,强化了福建宋代新儒学高地、海外新知识引入地、多元思想汇融地的历史地位,呈现了千余年来福建在政治、经济、思想、学术等方面的文化成就,为今天、更为明天保存珍贵的文化遗产。邢善萍表示:“福建乡邦文献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为打造福建文化强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丰沛的基础资源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本报记者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