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 “演技教科书”,说多就不值钱了(3)

中国文促网 2021-03-25 08:51:08
浏览

  近三五年,网络媒体迅猛发展更新了影视作品的观众组成,于和伟发现,现实主义的表演方式不“香”了,戏剧似乎也失去了本体。观众关注的是演员帅不帅,流量多不多,但这些都不是他努力的方向。

  于和伟本不应在意市场的。他犹记自己在拍摄《历史的天空》时,需要从二十多岁演到五十多岁。导演说他的头发太长,不像中年人,他直接让剪子伸到头发里打薄,用手一捋,全是稀疏的碎发,“现在会吗?现在所谓的帅是外在,不是人物内心。”

  但,一个人物若不被观众看到,演员也同样失去了其存在意义。“适不适应,不是你说了算的。”于和伟妥协了,在某个他未具体指明的阶段,他也尝试过一些“非于和伟标准却迎合市场”的影视作品。或许观众看不出来,但他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心思偏移了,不再仅集中于表演。“我看了之后才觉得,我不喜欢,我做不了。我马上就回头了。”

  拍摄《觉醒年代》时,反而是他最坚定自我的阶段。“我会更知道怎么演,踏踏实实地走好的故事,走人物关系,我觉得更好,比我以前好像又有进步了。”在选择与坚持,对抗与和解中,于和伟正以自己的步调,适应着这个市场全新的生存法则。

  但看似一切没变,一切又好像起了变化。2004年于和伟曾参演电视剧《岁月》,改编自小说《沧浪之水》。在剧中他饰演了一名前期性格善良的机关干部,而后却逐渐成为一个唯命是从、阿谀奉承的“马屁精”。这部戏被积压了五年才播出,也并非于和伟的代表作品,但近些年,他总是不时想起这部剧。那时他刚拍完《历史的天空》,“万古碑”的角色还未闻名于耳,演员前路充满未知。“我当时的状态特别纯粹,没有想任何演戏之外的东西,想市场喜不喜欢,会不会得到什么。那些杂念都没有,就特别好。”

  为什么不能再回到那时单纯的状态?这个问题,于和伟一直在思考,却似乎还未寻找到准确答案。

  “接受潮流,但不依赖其走红”

  如今于和伟也有了全球粉丝后援会,官方认证,粉丝将近2万人。其中部分人称呼他为“于老师”,也有一些亲切地叫他“哥哥”。粉丝们每天会在微博超话签到,为于和伟的新剧自发剪辑、应援、宣传。

  当粉丝的狂欢在“戏骨”圈掀起波澜,市场似乎又高悬起一把达摩克利斯剑。实际上,于和伟在社交媒体上的属性,始终像从庄重、严肃、认真的荧屏角色中,纵身一跃至东北的烟火生活,语言轻松逗趣,“搞事业”“人设”“灯牌”“偶像包袱”等流行词汇信手拈来;偶尔会转发下自己蹦迪的鬼畜短视频,还自我调侃“想拍偶像剧”。在于和伟看来,他的性格或许和原生家庭相关。出生于辽宁抚顺的一个大家庭,家里有九个兄弟姐妹,他年龄最小。于和伟爸爸早年去世,妈妈虽不识字,但却是个天生幽默的老太太,时时刻刻都很开心,讲个笑话百分之百能把别人逗笑。所有孩子都受到妈妈的影响,喜欢活泼热情的处世方式。“工作中我可能会追求完美,但生活中我不喜欢给别人愁眉苦脸的东西。”他很喜欢和年轻人合作交流,希望自己至少不要落伍于时代。

  他欣然尊重一切自己不曾理解的文化,甚至每天都在更新自己对世界的认知。“都说老了不好改变,我反倒觉得老了通达了之后,很好改变。年轻人(不好改变)是因为不自信,他们怕丢掉了坚持的东西,就一无所有了。我很理解年轻人,所以我要去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但于和伟也有自己的执拗。前段时间在某次直播中,网友曾提问“于老师,您知道您在短视频平台‘跳’好几个月了吗?”于和伟笑着说,挺好的。但几乎同时他回答“还好,我有作品。”“如果你没有作品了,光靠这个去蹦跶,那你要小心了。我绝不会依赖这个东西。可以玩,但不要丢掉本。”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