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亲自参与文物提取?三星堆修复师:不止修复
三星堆修复师:不止修复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想俣
发于2021.3.29总第989期《中国新闻周刊》
在3号坑发掘现场,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汉中正在为大口尊的提取做准备工作。一位文物修复师为什么要亲自参与文物的提取?
“成熟的文物修复师,都会了解许多和文物保护相关的原理。这些原理不仅是如何修好文物,同样包括怎么提取文物,在提取过程中,如何保证被提取文物的安全,怎样尽量避开其他文物。”郭汉中说。
不止修复
郭汉中的师傅杨晓邬是国内知名的文物修复大师,曾经主持修复了三星堆1号、2号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像、纵目青铜面具等一系列青铜重器。《中国新闻周刊》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工作室,见到了这位74岁的“扫地僧”。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文物修复师并不是只做修复,也要到现场去提取文物。文物一层层叠压在坑里面,由于器型不同,下层文物和上层文物可能缠在一起,所以提取时要特别小心。作为文物修复人员,参与到文物提取这一环节中,能更好地了解文物出土时的原貌,更准确地把握文物的器型、规格,这样日后开展修复时才能心中有数。
在现场提取文物时,需要先进行临时性的加固,然后整体提取出来。转移到修复实验室,观察文物表面以及附着物,了解残留的信息。观察之后,文保人员还需要进行取样、检测,对文物的质地、成分、锈蚀氧化程度、保存状况等进行修复前的登记,记录文物出土时的原始状况,为之后的修复做准备。清理罍、尊这种容器内部时,还要进行“二次考古”,容器内部的泥土中也可能会找到其他的青铜器、金器等文物。
修复人员要对器物有所了解,比如青铜器的扭曲、变形程度,规格尺寸,零件缺失情况等。
杨晓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早期的文物修复是按照文物零件的造型、粗细,质地、氧化程度进行比对、拼接,然后进入下一步——预合,以验证前期的拼接位置、方式是否存在问题,预合后可以看到神树的整个形体,为修复提供初步依据。
他回忆称,早年三星堆的文物修复,从眼形器开始,到青铜立人、面具和尊、罍等容器,最后再到青铜神树,遵循着从小到大、由简入繁的特点。选择最后修复青铜神树,原因在于其他的文物能够放在室内的转盘来进行修复,哪个地方有歪斜,哪个部件需要调整,高低是否对齐,一目了然。而青铜神树很高大,只能在室外进行修复,情况更为复杂。
在这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是多种修复方法的结合使用,如粘接、焊接、铆接等。杨晓邬表示,一件文物不可能只用一种工艺就能修复,要灵活运用多种修复方法。
在修复青铜头像时,部分头像、金面具在坑里被有害物质氧化、锈蚀。这些青铜头像长出了铜锈,使头像面部胀起,把原本贴合覆盖在头像上的金面具拱胀出去,导致头像和金面具分离。这就需要先将金面具揭下来,把青铜头像面部的锈蚀病害清理干净,然后再把金面具还原上去。在杨晓邬的描述中,这一清理过程很像为文物美容。
谈到这次5号坑新出土的金面具不同部位的薄厚差别,杨晓邬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称,这是金属的打制工艺造成的。一块金子最开始从鼻子的部分开始敲打,之后向四周延展,第一道到鼻翼,所以较厚,第二道则会到脸颊,第三道到颧骨,第四道到耳朵,第五道是耳朵后面的边缘。这样的工艺就会导致处在中心位置的鼻子最厚,向四周、边缘越发变薄。他一边讲解,一边用手从鼻子、鼻翼到脸颊、耳朵比划。
杨晓邬还提到,只有对古代文物的制造工艺有一定了解,理解其原理,才能修复好文物。比如古蜀先民铸造神树时,也是多种铸造方法的结合。神树上的器物,如花果、太阳等,都是经过二次铸造后再补铸在神树枝干上的,其中部分零件是铆铸在神树上,即在神树枝干上打孔,直接向孔内灌铜水,再将零部件铆接在神树上。
了解这些制造工艺,是为了尽可能用与神树铸造时的工艺接近。文物修复时,在需要铆铸的部位,杨晓邬也看到了一些铆口和铆接的痕迹。修复师就需要在这些原始痕迹的基础上进行修复,以求在细节上最大程度恢复原貌。
杨晓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神树的修复先要进行不同部件的拼对,之后再预合,最终方能固定成型。预合是通过捆绑的形式进行固定,就好像博物馆里看到的恐龙骨架一样,内部有一个支撑架,展出时的恐龙骨架是绑在支撑架上的。青铜神树的预合也是如此,把神树各部分拼对好后,需要用带子把枝干缠上,或者用一个支撑物把整个神树支撑起来。这样文物修复人员就可以立体地对神树进行局部、细节的调整。可以说,预合工作是最终修复定性的基础。